欢迎访问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
你的位置: > 道家哲学 >
一个“龢”字,包容着十分丰富的内涵。(1)三人手拉手跳舞,表明这是人与人相互合作的群体活动,又表明他们之间和谐作乐的关系;(2)人们头上顶着“天”,说明中华民族远古先民,早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载歌载舞,很可能是在祭天;(3)《说文》释“龢”义为“调也”,调什么呢?是调“乐”。因为“龢”“从龠”,“龠”是一种“竹管三孔”乐器。说明人们跳舞唱歌,是有乐队吹、拉、弹、敲伴奏的。乐队要调音之高低、调节拍之快慢强弱,跳舞唱歌者要和合音之高低、调适节奏之快慢。所以,《说文》解释“和”字曰:“和”,“相应也。从口,禾声。”相应,包括乐队队员之间的相应,跳舞唱歌者之间的相应,歌声、舞步与音乐的相应,人与天的相应,……
钟鼎文、篆文中的“和”字(见插图2),将“龠”简化为“口”,取“龠”字中三个“口”字之一作代表,“口”在左,“禾”在右。从隶书开始,“口”与“禾”换位,变为今字“和”。“禾”,既标示读音,又代表禾苗庄稼之属,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必食之品。“禾”、“口”相配,增加了“和”字生命学的内涵。甲骨文中的“和”字,有先民祭天的意向。祭天,往往是祈求上天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和顺,也与“生”字有关。但,这与“和实生物”还都是两码事,很难扯在一起。
按照《说文》对甲骨文、钟鼎文的“和”字的解释,“调也”,“相应也”,其本义,完全是社会的、人文的、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的理念,没有传达实体的“物”之“生”的任何信息。“和”的本质是“调”,是由人调适的意识性活动;“相应”,是调适所达到的程度、状态、境界;没有与实体的“物”之“生”发生任何关系。说“‘和’的本质是‘生’”的论者,不能不考虑“和”字的本义对“和”字的本质,是有决定性意义的这一事实。“和”字是中国“和”文化的发端,源头。“和”字意蕴的延展、演变,始终是沿着“和”字的本义在丰富、提升。
(二)《尚书•尧典》中的“协‘和’万邦”
《尚书》编订的时间,虽说没有定论,流传也数经波折,但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开篇“尧典”曰:“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对“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唐代注经名家孔颖达疏:“能使九族敦睦,百姓显明,万邦和睦。”没有完全解读出“协和万邦”的精义。笔者认为,仅就字面上讲,是说经过尧帝的“协和”,使万邦得以和睦、和顺。“和”在这里既有动词的协调、协和的性能、作用,又有经过尧帝的协调、协和而取得和睦、和顺的名词性结果、意义;和睦、和顺又描述尧帝与万邦,以及万邦与万邦之间一种和谐、和善之关系、状态。结果、状态,可以说“产生”。但此“生”,与“和实生物”之“生”,亦是有本质差别的。此处的“和”之意蕴,从根本上说,是成就万邦和睦、和顺、和谐、和善的大业。“和”在这里的本质是“成”,而不是“生”。
汉代王充《论衡•艺增》所说“尧之德大,所化者众,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曰万国。”万邦、万国,这是形容多与广的褒词。如果没有包容万象的胸怀、气度,没有践历诺言的雄才大略,“协和万邦”不是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吗?然而,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圣人”——尧,做到了!是尧成就了“协和万邦”的大业。这里的“和”,能用“生”来表述吗?
(三)《老子》中的“和”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隐私(版权) 请联系站长:QQ 307017789
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2019 邮箱:307017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