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
你的位置: > 道家哲学 >
对于无生命之物的“和”成(钱先生定义为“和生”,不确切),“以他平他”的“他”,如钱先生在他的《“大道和生学”简论》所举的例证“和羮”,“既要有鸡、鱼、肉、蛋等主料,又要有油、盐、酱、醋等佐料,还要有水、火等资源”,“必须是多元”。人与人、集体与集体、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如钱先生“简论”所举“联合国”的组成(钱先生亦定义为“和生”,更不确切,实际是“和成”)中的“他”,可说“必须是多元”。钱先生将这些都定义为“和生”,极不准确!譬如“和羮”,说为“和‘成’羹”,就十分顺当。如果说成“和‘生’羹”,听起来就非常别扭。再如“联合国”,说组成“联合国”,就十分顺当;如果说“‘和生’‘联合国’”,这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对于人,或动植物的生殖繁衍来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生”),“以他平他”的“他”,只能是单数。两个单数相“和”,是二元,不是“多元”。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
这里的“不同”,首先体现在“异姓”上,即杂交优势。杂交只能是一对一,“他平他”;“他”,如果是两个以上,多元,那就是“乱交”了。
史伯的“以他平他”,是一个概括性论断,其中蕴含着多层面的丰富内涵,钱先生没有仔细研究,深入分析,就妄断“构成物的‘他’不能是单一的,而必须是多元的,下限绝不能少于两个”,不能不使人深表遗憾!生殖意义上的“平他”之“他”,要说“必须是多元”,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注释:
① 钱耕森《大道和生学》,载《光明日报》2015年3月2日。此文经过修改,又以《“大道和生学”简论》为题,发表于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国际性刊物《弘道》2016年第一期。
② 周王朝太史伯阳父,简称史伯。西周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山西翼城隆化镇有史伯村。史伯是早于老子、孔子二百多年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史伯在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的专著中无不提及,史学界赞其为“尽知天下第一人”。
③《江汉论坛》2016年11月号第43-49页,人民网“大道和生学简论”栏可以调出同题文章,标明[本文转自:www.dylw.net,题后注曰:作者:朱贻庭 更新时间:2016-12-31 16:49:23。更新时间,在《江汉论坛》发表之后,作者观点当以最后“更新”为准。笔者又见不到《江汉论坛》2016年11月号文本,因此,《“和”的本质是“成”》这篇文章,所引朱贻庭先生的观点,全部出自朱先生的人民网网文。
④《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隐私(版权) 请联系站长:QQ 307017789
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2019 邮箱:307017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