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
你的位置: > 学道入门 >
3.从老子的“修之身”、“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到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己以安百姓”
拿楚简《老子》第三篇第八章与《大学》开篇所引孔子的话对读,便可明显看出,孔子的“修、齐、治、平”理论,实源自老子。老子提出修身的基本前提,即以辩证观点观察、分析事物,达到“清清为天下定”的程度,尔后自然引出以建德抱道而修身的原则、成效与方法。明确指出,建德不拔、抱道不脱是修身的基本原则,而与修身成效,则以修身之德真、修家之德余、修乡之德长、修邦之德丰、修天下之德普展现。最后,提出“以身观身”至“以天下观天下”的修身立德方法。比较而言,孔子《大学》总论的思路、阐述内容和说理方法,与老子的论述思路颇多相通之处。孔子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小到持家问事,大到治国安邦,首要的在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身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便可发散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值得注意的是,楚简《老子》第二篇第七章提出了“静”与“定”的概念,《大学》第一章总论的开始也提出了“静”和“定”的概念。老子在接下来两两相对,相互包容的辩证论述中引出修身、修家、修乡、修邦、修天下,指出了道德的巨大包容力及对社会的改造力,孔子接下来也是反复强调修身的重要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第一章孔子总论就是从楚简《老子》第三篇第八章活化而来的,二者思路和基本观点达到了高度一致。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修己以安百姓”的论断,认为这是治国者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连尧、舜这样的仁德君主尚未达到。“修己”是前提,“安百姓”是结果。这一思想,老子阐发得最多。楚简《老子》先是集中述说圣人之道、修身之道,然后才落脚到治国之道上。在具体阐述治国之道时,又拿治国者和老百姓两两相对论述,着眼点仍在治国者的修养程度上。他提倡的“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清静”皆是治国者通过“修己”后的外化,是“修己”后所达到的崇高境界。老子把这种境界当成治理好国家,使百姓拥戴并富足的重要条件。可见,孔子提出“修己以安百姓”是直承老子。
孔子在这方面与老子思想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在《论语·泰伯》第四、七、二十、二十一节,《论语·子罕》第四、十八、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三十节,《论语·颜渊》第四十一节,《论语·卫灵公》第三十三节,《论语·微子》第一、二节中都有反映。
4.从老子的“道”、“德”,到孔子的“道”,“仁、义、礼、智、信”
对于老子提出的“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得道、修德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孔子是深深领悟的,并对老子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表现出了鲜明的继承性。一是对“道”、“德”含义的界定具有继承性。老子的界定涵盖面广,层次高。他把“道”放在宇宙起源的角度说,放在“天道”高度谈,提出了原则性的大思路。孔子的界定多限于人事,限于治国者如何通过追求道德、美德而得道、修德。在老子眼中,“道”的内涵丰富,外延广大,与人、地、天、自然构成相互包容的发展链条,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从老子“道”的内涵中抽一部分出来,专谈人事,谈治国之道,并在这方面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大大丰富了老子“道”的思想。到了孔子之孙子思那里,这种发挥更到位。子思的《中庸》第一章以道为主体,论述人的本性、天理大道和社会教化的关系。子思所说的“道”,其本源是出于天意而不能够改变的,它的实质本体存在于人的身上却又不可以分离,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解说,太过强调了主观的作用,但其前提是“道”源于“天意”,“天意”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与老子的看法颇为一致。楚简《老子》第四篇第2章有:“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第三篇第九章有:“道始无名”,第二篇第十章有:“道恒无名”,说的就是“天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反映到宇宙、自然,谓之天道。表现为天体运行,四时更替,草木荣衰;反映到人类社会,谓之人道。表现为朝代更迭,喜怒哀乐,性情好恶。子思从人道入手谈起,围绕这个方面大加发挥,既与老子思想相一致,又在孔子有关观点基础上丰富了儒家的人道观。二是把老子的“道”、“德”具体化。孔子在老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的实践要求。一要“有恒”。持之以恒方能求得正道,(《论语·述而》)因此,要“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二要“弘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孔子重视在得道过程中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道”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呈现出“道”的无穷,因而人们对“道”的追求进程也是无穷的。老子认为,只有圣人才是“以道从事”,并能做到“功成而身不伤”,这是一种极高的“得道”境界,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孔子依老子思想,明确提出人能弘道,只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体道、悟道,最终就能够把握“道”,并进而有所作为。三要殉道。既然“道”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本身十分难于认识和把握,而“得道”又是自身修养和治国者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就应该“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坚持操守,终生追求。为了得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为了追求“道”和“德”的最高境界,要不惜献出生命。孔子在这里表达了弘扬老子大道,求得天下正道的坚定信念和矢志不移的决心。孔子还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此句中的“道”,绝非一般的“道理”、“事理”,若系一般道理,孔子断不至于为之去死。孔子在这里要闻的“道”,应是老子所提出的圣人之道,这种“道”,只有具有高深修养的人才能达到。所以,作为老子学生的孔子既希望达到这种圣人之道的境界,又担心限于各种条件自己无法达到。正由于老子提出的圣人之道常人难以达到,而一旦达到便会成为古今完人,孔子才发此感慨。三是强调“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用众星拱仰北斗的譬喻,说明治国要以德为主。楚简《老子》提出“上德”、“建德”、“重积德”,“修之身,其德乃真”,“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以正治邦”,等等,均是要求治国者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达到“清”、“正”,并运用于从政治国的实践。四是提出了“道”、“德”的实践标准,即“仁、义、礼、智、信”(《论语·颜渊》)和“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通过对老子“道”、“德”观的具体化,推动在全社会的弘扬和光大,对于志士仁人体道、悟道、修道,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隐私(版权) 请联系站长:QQ 307017789
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2019 邮箱:307017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