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道家文化

你的位置: > 特载 >

信命但不认命—玄金


       俗话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似乎至理名言,仔细推敲。则乃相当衰弱的宿命论,滑极的人生观。

       站在命理研究的立场而言,确实万般皆是命,人呱呱坠地的那 一瞬间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这年月日时,已经很明确的描绘出入 一生旅程的道路或基本蓝图,这条与生来的贫、贱、富、贵、寿、妖、 吉、凶、祸、福道路,没错是固定的。但半点不由人则未必,且正好相反,点点都由人,要不然为何有“人定胜天,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这 句真理名言呢?

      求生存是人的本性、良知、良能。试问哪个人大难临头,不用尽千方百计来逃难呢?水淹鼻孔,不大力挣扎,大喊救命呢?而坐以待毙。任命安排呢?贫困之人,能忍饥饿、冻寒,而不去工作、乞讨、去抢以求温饱吗?的确的说法应该是万般皆是命,完全在个人,天生大富大贵之命格局,天天在家睡大觉,游手好闲,富何以至?贵何来?人生而不平等与生俱来之命运。有人一生幸福、福禄寿俱全,有的人穷极一生,研究命理哲学的意义,在於预先探讨、洞悉人—生命和运气引人知命顺命,知运掌运’掌握先机,防范阻止厄运的到来和不幸与发生,这些积极的行为和手段。则赖後天人为的努力和奋斗。是故人定胜天,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上。信命但不认命。

                                                                      1112232.png

      先天命运的缺失与不足,是固定不变的。後天人为的力量和方法、智慧,则有相当的弹性和各种巧妙的运用弥补。—般後天造命改运法,不外乎:自己努力,积德行善,风水地理,命名择吉,宗教信仰,修道修行,以及符咒术等。而趋吉避凶,化险为夷,转忧荐喜,增福增寿,添吉添利。符咒术乃後天造命开运的一种法宝,流传及影响深远,深人人心且权深柢固,运用范围又相当广泛。同时,许多人力无法或不易达成的困难事。却可藉用符咒术而发扬光大,对人群社会,亦有其相当的贡献和价值。但这种无形的神验灵力,往往亦造成人之依賴性,激发人之投机心,凭著神符灵佑,而忘记本身应该付出的努力、血汗和智慧。更因灵符无形的灵力,难以分辨、触摸、观闻,且须凭藉著至高无上的神明,方能灵验发光,故常易流为不良或不法的江湖术士,当做诈财的工具,破财难敝,反惹祸遭麻烦。前亦提及,笔者现职专业命理,灵符只做适时、适当的实需要者使用,很奇是,许多前来论命的朋友,信奉的大多都有求必应。

                                                                      

       根据玄金估计,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朋友。皆对财利有关之符,最感兴趣,最想索取。功利主义的社会表徵,相当明显一点不假。而以五鬼运财符术,位居灵符排行榜冠,常言鬼灵精:鬼必比人灵精於财。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保命护身符却挤不上排行榜问津,真所谓的要钱不要命,免费奉送,健康就是财富,平安就是福,这句命学上有句话,意思是说,八字日主弱之人,难任财官,逢财运官运,发不了财,亦升不了官;有亦是空梦一场,反为钱财而愁苦,或因财而遭灾 倒霉,虽不太适用於索符者之心态。但生命、身体,才是一切福禄寿的泉源,这是千真万确不移之真理。话虽如此,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整条船,有许各人确实非藉著 无形的符咒术,无法解决其钱财上的困难,或因此而改善生活:因笔者专业命理,非专业符师或法师,索求灵符的朋友,总会藉著论命机会、理由,而提及符咒之须求,而笔者对其命和运有明确的了解,而计对其实际状况提之。有时最让笔者不解的是,来论命者,本命佳,大运佳’流年亦只要本身努力进取,必可势如破竹,一帆风顺,实不必再藉用助,费尽口舌说明,就是要符用,否则不安心。有凭有据问,竞难敌无形的符咒术,有时真是很懊恼、气馁。但不可否认,灵符有着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我个人人为这事道家留给我们的心理暗示术,是门心理学和科学,儿并非纯粹的迷信。信则有,不信则无,但信可以事半功倍。信命但不认命这个是重点。

                                                                                                                                                                                                                                 ——玄金

站长推荐

百度搜索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隐私(版权) 请联系站长:QQ 307017789

    道家文化(香港)研究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2019 邮箱:307017789@qq.com